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短片今日正式上线!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短片
本片由青年导演张大鹏执导,葛优配音,李光洁、方青卓、张宥浩、周雨彤、魏大勋、周游、黄米依、拉宏、岳红、蒋诗萌(按出场顺序排列)等联袂出演,以时代更迭中的观众群像,共同为电影诞生130周年写下了一份情深意长的光影信件。它以一封“电影”的自白信为视角,将百年以来的光影记忆重组为了中国人共同的情感图谱,让我们看见:电影从来都是属于大众的艺术,是镌刻在每一个人记忆深处的文化基因。
张大鹏
夜色降至的北京胡同里,人头攒动。老式投影机不停转动,在幕布上投下六个字:电影的感谢信。这个日常但却又不失仪式感的开场,恰如电影本身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它从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而是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的生活见证者。
何梅熙、金长勇
短片以露天放映为叙事枢纽,巧妙地构建起了双重时空——老兵眼中泛起的闪烁泪光,与少年在机床厂观看《上甘岭》时地滚烫热泪形成穿越时空的呼应。
张宥浩
李光洁
这种蒙太奇式的叙事仿佛是在陈述这样一个深刻命题:电影记忆,便是民族记忆的微缩景观,银幕上的每一帧都足以成为时代精神的显影液。在这里,电影超越了娱乐功能,成为丈量历史进程的文化标尺。
正如片中的旁白所言:“感谢你选择我(即电影)做见证人”——它见证的不仅是光影的演进,更是一个民族漫长的成人礼。
在这短短六分钟的影像里,最动人的笔触莫过于对平民史诗的书写。小卖部老板在《红高粱》光影中重温青春悸动,社区民警从《少林寺》里找到儿时侠客梦,外卖员在《夏洛特烦恼》的笑声中获得生活慰藉——这些看似琐碎的瞬间,实际上既是个人难以忘怀的黄金时刻,亦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集体底片。
方青卓
当新婚工人蹬着满载家具的三轮车高唱“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当高中生模仿《泰坦尼克号》在厂房楼顶喊出“You Jump,I Jump”,电影与生活的边界仿佛也在渐渐消融。这种电影与观众之间美妙的共生关系,正是电影作为大众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它不仅是现实的镜像,更是普通人生命剧本中的点睛之笔,丰富着我们的日常况味。
魏大勋
周雨彤
周游、黄米依
在数字技术解构一切的当下,这部纪念短片却以返璞归真的露天放映形式,重新确认了电影的本体价值——它始终是“在场”的、可参与的、被感知的。而当哪吒装扮的孩童与志愿者笑着对话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更是电影永恒更新的生命力。
岳红
正如结尾那句“今年才一百三十岁,还在成长”。是的,电影艺术既年迈、又青春,它在不变中保持着变幻,永远以敞开的姿态迎接着未来。
如今,“电影是什么?”这一宏观之问的答案愈来愈驳杂。
而北京国际电影节献给世界电影130周年、中国电影120周年的礼物,却重新唤醒了我们对电影作为“大众艺术”最本真的理解——真正伟大的电影,永远生长在人民生活的土壤里,如同胡同墙上流动的光影,朴素却永恒。
蒋诗萌
电影史的开端被定义在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婴儿喝汤》的那一天,正是因为观众参与到了电影当中来。没有观看,就没有电影,没有一代一代观众的更迭,也就没有电影的历史流动。
从胶片到数字,从影院到流媒体,改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那份让人类在黑暗中共享悲欢的初心。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启幕,诚邀您共赴这场属于大众的光影盛宴。当灯光暗下,银幕亮起,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百年对话中不可或缺的声部,都是电影永恒生命力的见证者与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