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第十三届北影节助推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为电影产业注入新能量!
  近年来,中小成本艺术电影作为电影创作者着力的一个重要方向,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有力扶持下,中小成本艺术电影不仅作为体现创作多元性的重要补充,更隐隐成长为电影市场的一股洪流。
  基于此,在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围绕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举办论坛及展映活动,力求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加快落实《“十四五”中国电影规划》中提出的“2035年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远景目标。其中,论坛活动于4月27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郎园Station橙色空间举办,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武军,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豫霞,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北京国际电影节副主席霍志静等领导一同出席。
  
  论坛现场
  ▍汇集行业大咖,探索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发展之路
  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看,提高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整体素质是促进中国电影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本场论坛围绕“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出路”这一主题,邀请中国电影营销专家,知名出品人、制片人朱玮杰任嘉宾主持,汇集第十三届北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评委、导演关锦鹏,监制、策划、编剧王红卫,工厂大门影业创始人CEO、制片人黄旭峰,制片人王磊以及导演白志强等业内专家与行业大咖,共同探讨了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以期助力产业未来。
  
  论坛现场
  论坛中,众嘉宾围绕“‘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电影引起的非凡影响及现状”“新生代导演对于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创新表达与创作特征”两大议题展开热烈的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
  “低成本不代表低票房”,对于华语中小成本电影能成功的至关因素,关锦鹏认为在电影发展起来之前,电视台的配套资源扶持尤为重要,其中更多的是对青年影人的系统性培育。同时,他也以项目创投举例,表示希望未来北影节与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创投单元都能够加入更多宣传、发行等外部执行环节,完善青年导演作品扶持链路,“让年轻导演的剧本、作品拥有更多可能性,帮助青年导演电影走得更远”。现场他还与大家分享了此前观看本届北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白塔之光》的感受——从剧本到导演,再到演员表演,都非常“老北京”,由此鼓励青年导演从自己的生长环境去发现好故事、拍摄好电影,“城市、地方、空间、人物,写好了、拍好了,就可以打动观众”。
  
  第十三届北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评委、导演关锦鹏
  监制、策划、编剧王红卫也表示认同,说道:“一些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不一定代表着某种趋势,就像《二十二》《冈仁波齐》《百鸟朝凤》《隐入尘烟》《宇宙探索编辑部》,每一个案例几乎都是不可复制的,它是应运而生、有自己特点的,绝不可能成为一种模式。”同时,他也从自己参与监制的两部作品——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和2023年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出发,与大家讨论了华语中小成本电影近二十年的转变与新特征,他认为,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它们都有作者性,“希望青年导演能留下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在这个时间与年龄段对世界、对自身的态度和看法”,在电影语言上有自己的特色。
  
  监制、策划、编剧王红卫
  面对如何解决“影片题材内容同质化”这一问题,黄旭峰从制片人的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自己经常问青年导演的一个问题就是“已经有那么多同样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拍”。他认为,当青年导演能够在自己的表达半径之内给出一个准确自洽的理由,那么也就意味着他发掘到了同类型影片中的不同点,并渴望用与之不同的方式去呈现,自然也就不会陷入“同质化”的旋涡。制片人王磊则呼吁青年导演要“多看书”,并且要将如书一般丰富的好电影认真研读,希望青年导演能够从中汲取精髓,在电影里呈现其无限的想象力,构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只有模仿。导演白志强也表示,“找见你自己就是去同质化”,要与电影项目真共情,寻找自己的兴奋点,呈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工厂大门影业创始人CEO、制片人黄旭峰
  
  制片人王磊
  
  导演白志强
  最后,几位嘉宾也对电影行业中所有的青年导演送出诚挚寄语:从业前要记得拷问自己“学电影、想拍电影、想当导演,到底是有话要说还是有活要干”;从业后要积极完善自我“不要等人来帮助,也要自己帮自己”;创作时积极自省思考“到底要做一个所谓好的电影还是一个好看的电影”。认准前路,坚实信念,才能走好属于自己的光影之路。
  主持人朱玮杰也总结到,这些深度的内容、独特的视角以及务实的思考必将成为青年导演创作的“启明星”,让创作者的思想与市场的取向碰撞出火花,让电影艺术成为大众审美启蒙的窗口,进一步助推中小成本艺术电影成为丰富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的坚实砖石。
  在北影节的组织号召下,本场论坛紧跟产业趋势,立足长线思维,内容专业、视野开阔、思想新颖,在影人的智慧交锋中深入探讨了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发展前景,并为青年导演创作及作品发行提供可行路径。
  ▍展映各色鲜活故事,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展现蓬勃生机
  事实上,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生态、电影工业化体系的日趋完善和中国电影的迅速发展,目前已有不少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成功突破自身局限,并以“黑马”之姿亮相于国内乃至国际电影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发展趋向。故此,在论坛之外,本届北影节对当下华语中小成本电影的艺术成果也进行了全方位展示。
  在4月20日至29日举办的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展映活动中,23部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优质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逐一与观众见面。其中,既有《回西藏》《白塔之光》《夜幕将至》等已在中外知名电影节展中崭露头角的佳作,也有《宇宙探索编辑部》《脐带》等备受关注的新锐影片,现实、家庭、科幻等多类型影片百花齐放,映射出我国中小成本艺术电影不竭的创新发展活力。
  
  《白塔之光》首映活动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展映活动与映后见面会活动皆引爆了广大影迷的参与热情。4月22日,《宇宙探索编辑部》特别放映现场就异常火热,主创团队与观众们在映后展开了一场热烈的交流,从影片摄影、剧本写作、实地采景、角色解读、道具设计等各方面耐心解答观众们问题。座无虚席的放映厅,积极发问的影迷观众,映现出时下电影市场对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注目与探究,也显示出本次北影节活动对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破圈”的强大助益。
  
  
  《宇宙探索编辑部》映后活动现场
  在当前的电影产业发展中,中小成本电影不仅代表着以成本分类的电影类型,更代表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更多可能性,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届北影节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其上,将激发出中国电影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
  提振信心,携手共进。第十三届北影节相关活动正在有序进行中,让我们持续关注华语中小成本艺术电影,共促中国电影产业繁荣,共同期待中国电影更加美好的明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