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王长田:AI会让电影制作效率至少提高30%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近日在京举办产业论坛:“电影产业变局下的立与破”主题论坛。在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分别就当下热议的人工智能技术及短剧新兴业态等相关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永远会有下一个热门的风口,但技术和形式都无法取代内容。在他看来,光线传媒的定位就是要做最有难度的内容,而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与生存压力,现在能做的就是给予创作者好的创作环境保障,在现有的艺术门类和选择定位里做到最好。
  论坛现场
  2024年初,Sora模型的诞生,引发了全产业的热议,人工智能成为行业革新的推手,也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电影行业进入一个新的纪元。站在这样一个电影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阶段,王长田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看法。在他看来,要厘清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可能还需要1-2年的时间观察。就目前来看,他认为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对整个行业而言是利弊交织的。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能会让电影制作效率至少提高30%,尤其是对于动画电影来说,能够有效改善动画电影产能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随着不断发展,这项技术未来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影制作成本,提升影片质量。但另一方面,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也有弊端,比如可能会让独特的创意和独有的审美变得越来越稀缺,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产能提升,也可能会让生产商在推广产品时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从而使得一个产品脱颖而出变得更加困难。他表示,“惧怕AI,觉得它会取代我们,或者是一好百好,这都是不客观的。”此外,当被问到站在经营者角度,如何决策一部电影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创作时,王长田回答道:“这个事情最有发言权的一定是创作者。”他认为,虽然他现在在公司鼓励动画制作领域的每个环节都有意识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尝试完善和拓展创意,但是在不同的产品里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一定是不一样的。目前人工智能可能在再现现实、描述现实的时候起的作用更大,比如形象、场景设计以及灯光、拍摄角度模拟等,但是对于创意和想象力环节反而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王长田
  除了人工智能这项新兴技术,王长田还参与了对时下正流行的短剧这一新兴业态的讨论。面对“短剧会是昙花一现还是新的艺术形式”这个话题,王长田总结道:“永远有热门产品,但是没有一个产品可以永远热门。”对他而言微短剧是当下的一个风口,同时它在制作层面相对容易,商业模式也比较好,适合新兴创业公司和年轻人。而电影行业可能相对而言制作难度较大,贸然进入,可能会难以生存。在他看来,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位,他对于光线的定位就是做最有难度的内容。这也是当年从中国最大的电视节目公司全力转型电影公司的原因之一。他也表示:“普通生产一部电影,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要做有竞争力、有爆发力、有影响力的作品,其实是非常难的事情。”他认为,电影发展至今,创新变得越来越难,他坦言:“目前全公司450名员工,其实都在干一件事情,就是制作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电影。”为实现这一目标,他表示从公司层面必须提供好的组织架构、及时应用最新的技术和艺术成果,同时还需要给予创作者好的创作环境保障。谈及时下各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娱乐形式分流电影观众的现状,他坦承这导致电影公司的生存压力非常之大。“我们的生存压力不在于具体某个产品怎么样,而在于整个大环境的改变,娱乐方式的改变,观众兴趣的改变。我也不知道下一个热门的产品是什么。现在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艺术门类和选择定位里做到最好。”王长田说。
 
  产业论坛现场
  本次产业论坛:“电影产业变局下的立与破”为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汇聚全球电影人,以冷静客观的姿态,提供前瞻性视野并为电影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助力电影作品持续超越传统桎梏,迈向艺术新境界。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北京国际电影节APP”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