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技术论坛:数字化高新科技赋能电影生产与发展”于4月24日下午在北京郎园Station成功举办。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代表、北京广播电视台台务会成员毕江,重庆市永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小梅出席并致辞。出席论坛的嘉宾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红卫,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马平,荷兰摄影师、美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前主席凯斯·范奥斯特鲁姆,“影视飓风”创始人潘天鸿,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创始院长田丰,中国科幻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理事长、天图万境创始人、导演图拉古,达瓦(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CEO、永川科技片场技术负责人夏斯宇。本场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陈旭光担任学术主持,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宗铭担任环节主持。
 
  “技术论坛:数字化高新科技赋能电影生产与发展”
  嘉宾合影
  ▌虚拟拍摄:何为新工具与新挑战?
  论坛中众多嘉宾就虚拟拍摄进行了深入讨论。王红卫指出,《流浪地球》系列并没有使用虚拟拍摄,仍然在使用绿幕拍摄。大家会想当然地认为科幻电影和虚拟拍摄有紧密联系,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认为目前的虚拟拍摄还无法满足大银幕的精度需求,中国利用后发优势在短时间内变成拥有虚拟拍摄棚最多的国家,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又带来了新的冲击。他认为,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更具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是否会首先取代传统技术,“物理加算法”的技术是否会完全取消其物理维度。
 
  王红卫
  潘天鸿认为,虚拟拍摄解决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对整个场景的光照有更细致的掌握,省去了后期制作的很多步骤。但本质上,虚拟拍摄并不是减负,因为需要大量数字资产的搭建,而大部分剧组在前期开拍时难以准备好所有资产。但是对于小的电影剧组来说,虚拟拍摄有其魅力。他认为,未来的虚拟拍摄将分为两类,LED幕墙和绿幕。在一到两年内,AI可以实现虚拟拍摄的布景,并且虚拟拍摄会更加下沉、大众化。
 
  潘天鸿
  凯斯·范奥斯特鲁姆认为,虚拟拍摄的便利之处毋庸赘述,无需实景拍摄就能实现更复杂、更真实的画面效果。中国在虚拟拍摄领域处于领跑者的位置,但虚拟拍摄并非不存在问题,在对焦、色彩均衡、布光上仍面临诸多挑战。虚拟拍摄并不能保证在每一个场合都能取得成功,因为电影画面的背景和前景需要互动。在人物表演发生之前,背景无法完全先行决定,“有时候,绿幕反而更加适合电影制作的需求”。
 
  凯斯·范奥斯特鲁姆
  作为虚拟拍摄的从业者,夏斯宇认为,虚拟拍摄技术只是虚拟制片中的一个环节,目前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偏向于辅助工具,是一个特效技术前置的工作流程。它的核心不在于技术创新本身,而是流程开发和落地。他认为,虚拟拍摄作为新技术不应该急迫强调自己的地位,而是应当先让从业者使用、了解虚拟拍摄更为重要。
 
  夏斯宇
  ▌电影工业化:何为新需求与新标准?
  近些年来,电影工业不断升级换代,电影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关于电影工业意识、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思考伴随着不断升级的电影生产而成为热点。当下人们突然面对了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影响,电影工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回应挑战、跟上时代发展,是亟需探讨的问题。
  图拉古认为,电影工业需要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推进电影工业需要丰富电影的形态,让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充分的表达。但前提是,这需要电影从业者给新技术以试错机会,只有在错误中才能探索出正确的道路。
 
  图拉古
  马平提到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艰难,它并非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最近十余年,中国电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始终面临体制升级的压力。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电影工业化和电影人来说是一个新的赛道,让我们有机会构建自主的硬件标准、工业体系、艺术观念。
 
  马平
  ▌人工智能:“狼来了”还是“羊来了”?
  人工智能在当下已经产生了全方面的影响,“一个人工智能的幽灵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徘徊”。正因如此,我们要充分地讨论、争鸣,把人工智能这匹可能脱缰的野马牢牢把控住。
  尹鸿指出,所有的电影技术服务于三种功能,降本、增效、赋能,而人工智能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种需求。他提到,中国每年生产800到1000部电影,百分之七八十的电影投资在千万级别以下,而人工智能将尤其对小投资电影、创意制胜的电影起到辅助作用。“人工智能肯定会为电影降本增效赋能,但如果有一天电影完全依靠自动生成,电影就不再存在。如果美学完全可以被技术替代,美学也不会存在”。他认为,未来的时代,人的艺术创造力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是并行且相互赋能的。
 
  尹鸿
  黄铁军指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AI之所以能够在近年来取得革命性的进步,就因为它能够理解单一单元在单元组群中的位置,从而可以精确理解某一单元或符号的意义。这是革命性的进步。这背后的原理并不复杂,国内外人工智能的发展差异是一个实践和工业化程度的问题,他有足够的信心中国在这方面会越做越好。他认为AI没有主体性不等于没有创作能力,“工具革命,创意无疆”。
 
  黄铁军
  田丰认为,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电影创作的平民化,电影行业正处于重大变革的前夜,创作主体、生产方式都将面临剧烈变革。他认为AI作为新质生产力,能够理解审美、创意、叙事、情感等人类需求,不论是超现实场景还是现实场景,AI都能够提供巨大便利。他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工业应该是数字密集型产业,数据就是未来的货币”。
 
  田丰
  人工智能也引发了学者与从业者的隐忧。王红卫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部分人类工作,但是能否成为艺术家则是另一个问题。创作者的作者性和主体性应该保持下去。凯斯·范奥斯特鲁姆提醒创作者,永远要作为创意者去思考,而不是作为技术的工具。“只要人类还有许多问题想问、想回答,就不会停止拍电影。至于人工智能,疾驰前不妨先缓步。”尹鸿也特别提出,电影始终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挑战,人的主体性的边界应该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边界。技术会推动审美水涨船高的升级,但永远都会有作者性与个人化审美的存在空间。
 
 
  “技术论坛:数字化高新科技赋能电影生产与发展”
  活动现场
  电影是“人类之梦”,人工智能也是正在实现的“人类之梦”。人工智能不是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而是推动美的维纳斯再度降临的契机。本场论坛对电影科技和人工智能的极大关注和充分的争鸣探讨,必将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对电影的赋能、电影理论的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乃至引领作用。“时间开始了”,我们都将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北京国际电影节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