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评委乌尔善: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开拓者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天坛奖”,邀请了勤耕类型片的导演乌尔善担任评委。他所实践的类型片创作,是电影工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电影作为艺术最重要的魅力之一。
“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评委乌尔善,影视作品精彩集锦
 
  最近几年,乌尔善全身心地投入到由新人担纲主演的《封神三部曲》的创作中。电影改编自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该片2014年即已开始筹备拍摄,现正进行后期制作。它对中国电影工业而言,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开拓。
导演 乌尔善
 
  仅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乌尔善就走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最前沿。他曾在采访中说:“电影工业化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类型化的创作,每个类型都有一定的创作标准,无论从剧本、制作都有一定的规范;第二是科学且系统化的制片管理,以保障大规模的生产;第三就是新技术的应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也是电影工业化的重要标准。”从第二部电影《刀见笑》开始,他就有意在类型片的框架内,走出一条成熟的工业电影之路。
乌尔善的《刀见笑》风格独特,自成一格
 
  乌尔善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从广告导演开始做起,很快就在业界崭露头角,做出了令同行交口称赞的成绩,奠定了日后拍电影的基础。在《刀见笑》中,他颠覆武侠片传统,以夸张的表演和美术,解构荒诞的武侠世界;用三种色调讲述三段故事,作为另类喜剧,自成一格。
 
  紧接着,乌尔善获得了业内极大信任,一下子从执导百万投资的“小”导演,升为负责上亿投资的“大”导演。2012年,由他执导的魔幻爱情电影《画皮2》,刷新12项华语电影票房纪录。拍摄前,乌尔善为这部电影的剧本写了五页的长文,阐释自己的想法和拍摄理念。
《寻龙诀》幕后,乌尔善与主演陈坤、舒淇

  随着创作经验的丰富,乌尔善并不是越拍越快,反而慢了下来。他用近四年的时间完成了奇幻冒险电影《寻龙诀》。这部影片投资超过2.5亿人民币,在2015年上映,最终收获16.8亿票房。乌尔善成功地将东方奇幻元素与电影特效结合,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地下空间。这在当时的华语电影中,独树一帜。
乌尔善投入七年时间的神话史诗影片《封神三部曲》,正在后期制作中
 
  从2014年开始,乌尔善便将创作精力投入到一项更有开创意义的冒险中——改编《封神演义》,首开华语电影三部连拍的制作模式。完成这样的作品,必须依靠健康的电影工业的支持,合理利用资金,优化技术和创意部门的合作。乌尔善一面学习国际先进的电影制作和管理技术,一面沉心静气地克服创作中遇到的难题。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成本。
 
  在乌尔善看来,一部好的大众电影,通常是平衡了娱乐效果、电影美学和人性探讨三个要素。他的创作追求,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现商业和艺术的平衡。有了他加入本届“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将会带来类型电影思维和艺术探索兼备的视角,展现电影作为视听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