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林超贤,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激战》《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片,被这些电影里的动作戏所折服。
其实林超贤拍青春运动题材电影,同样能够让人惊叹其中的热血与活力,比如以自行车赛为主线情节的《破风》。
- 破风 -
“破风”是自行车比赛中的专业术语,指的是在高速骑行的状态下,车队主力需要突破空气阻力以达到最快速度,“破风手”就起到了挡风、卡位、为冲线手在冲刺前保存体力、创造最佳冲线环境的作用。
当冲线手要进行最后一搏时,耗尽体力的破风手必须及时退下,让开通往胜利的大道,将胜利的荣光留给冲线手。因此,虽然破风手是车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但也只能作为陪衬,活在冠军背后。
《破风》里的几个主角,郑知元是天才车手、仇铭初出茅庐、邱田谦虚好学、黄诗瑶永不言弃,这群跨在美好年纪上,拥有阳光梦想的年轻人站成一排,煞是赏心悦目,其中流淌的爱情冲动,在青春的激荡中更是必不可少。彭于晏的顽皮精怪,窦骁的木讷真诚,两人因为赛车、因为女生而起的隔阂,相映成趣,笑料不断。
由于片中有大量突破速度极限的赛车戏,以及面对不同难度的赛车环境(山地、城市、沙漠地段的公路),林超贤在影片开拍前,专门带着演员们上高山、进沙漠、爬雪山、穿酷暑,让他们接受专业赛车及体能训练。
演员在极端艰苦的状态下,切实地体验了角色对“成”、“败”和“青春”的承重能力。这群青年的惘然、困惑和执迷,都在荷尔蒙的激浪里被击中症结。林超贤让演员们全身心地参与到角色的人生经历中,演员在他的调教下脱胎换骨,角色在他的手里血肉鲜明。
将单车故事搬上大银幕是林超贤早年的梦想,但是苦于题材冷门、投资难找、技术未到等原因,迟迟没有动手。经过多年的思索和筹备,他找到了这个题材的一个完美的切入点,以青春热血做主料,进行了一次不错的尝试。
冷门的自行车赛被拍出舍我其谁的动作感和王者气势,蜂拥而上骑行的壮观场面里,赛车齿轮疯狂转动,“咔咔”作响,逆风骑行的演员顾不上维持美好形象,咬牙切齿挑战生理极限的样子,帅气又热血。
林超贤非常注重影片的节奏,一场比赛一段生活,张弛有度地撑开全片,小高潮接连不断。人物从头到尾洋溢着青春气息,活力四射,荷尔蒙的浓度随着电影的情节和节奏层层飙升。
《破风》赋予了自行车赛不曾被发现的魅力。林超贤用古铜色的肌肉和年轻的呼吸交错,锻造属于青春的故事。电影取名“破风”,没叫“逆风”,也没叫“冲线”,缘于导演想要表达的“取是能力,舍是境界”的主题。
当昔日队友变成对手,友谊战胜了胜负欲,也算是对破风精神的升华,正如林超贤所说:“一个人在追求自己终点的时候,其实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最重要”。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在露天展映单元,为大家放映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