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亲近角色
在国内,卡林·皮特·内策尔的名字也许只有资深影迷才会知道,但在国际上,他已在各大电影节上大放异彩。2003年,卡林凭借处女作《玛利亚》提名洛迦诺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十年后,他的《孩童姿势》一举夺得第6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017年,卡林的《安娜,我的爱》再次入围柏林电影节并获得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足见他的作品水准。
卡林·皮特·内策尔的电影,都在讲述人与人的关系,以及探讨这种关系的成因。看他的电影,你会深切感受到导演的认真,他总是不停地进行反思、追问。同时他对原生家庭的解析也足够透彻,他将镜头聚焦在儿童身上,让观众审视这个家庭的受害者将如何成长。
在被问及为何多次使用手持摄影机时,卡林导演说:“我想要尝试一种新的方式,与角色离得更近,我的摄影机甚至会近到快要撞到他们。”
认真对待电影
卡林·皮特·内策尔早就习惯了合拍片,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合拍片,合作方包括法国、德国的电影公司。在被问及是否愿意与中国电影机构合作时,卡林导演非常认真地表示愿意。同时他也表示,如果与地理位置相隔遥远的国家合拍电影,将面对文化、经济和距离上的困难。
卡林导演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虽然有些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公司曾找他合作,主观上他也很喜欢这种机会,但他对这种合作将带来的困难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不可能在罗马尼亚去写一部关于洛杉矶的电影。我必须先去了解这个地方,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像个游客一样去拍电影是不可能的。”
电影中的感情是重要的
在提及未来想要拍摄的影片时,卡林导演表示:“我对于各种题材都保持着开放的态度,拍摄与否直接取决于那个故事是否精彩。”
在被问及对于奖项的评选标准时,他说:“我最看重一部电影中的感情,而且是那种真实的感情。你在观看电影时是否被它影响,以及当你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的两三天甚至一个星期,是否还会回味起这部电影。”
作为评委会成员,卡林导演对北京国际电影节给予了高度肯定:“这是一项非常棒的文化活动,同时对于从事电影行业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