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第十五届北影节项目创投终审评委会见面会举办,梦想与守护的光影交响
  4月20日,第十五届北影节项目创投终审评委会见面会举行,评委会主席导演、编剧、演员、监制陈思诚,以及导演、监制、编剧董润年,导演、编剧、监制饶晓志,中国香港监制许月珍,演员张子枫四位评委亮相。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项目创投单元,宛如一座光影梦想的孵化场,全力为优质电影项目保驾护航。在本届电影节期间,20多个充满潜力的项目登上路演舞台,展示创意与魅力,北影节邀请了业内顶尖的导师团队,构建起全方位的创作指导体系,同时,组委会全程提供创作扶持资金和丰富的制片资源,助力项目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如今,北影节的项目创投已然成为青年影人逐梦路上的强力助推器,无数怀揣电影梦想的青年才俊在这里启航,向着光影的远方破浪前行。
  
  项目创投终审评委 陈思诚
  陈思诚: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创作基因
  集导演、编剧、演员、监制多重身份于一身的陈思诚始终以先锋姿态探索着中国电影的无限可能性,近年来,他尤其关注对新生代电影人的选拔与扶持,不论是在台前参与创制类综艺的指导工作,还是在幕后搭建项目孵化平台,无一不体现出他意图将个人商业价值转化为行业公共资源所做出的努力——这与北京国际电影节,尤其是北京市场项目创投的使命不谋而合。
  对于帮助过的青年导演,陈思诚表示,每个人都是特别独特的密码,每个人都有特别独特的创作基因,“每个人的特点不能一言以蔽之,但与我合作过的创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服、化、道、摄、录、美等,我们在合作过程中,我都会汲取他们身上的优点。”
  陈思诚也坦言自己遇到了一些让他失望的青年创作者,“因为他们从事这行并不是出于热爱,而是源于名利,所谓日久见人心,真正合作过,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底色。我跟创作者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最后志同道合的人,才会一直坚守在一起。
  谈及此次的创投项目,陈思诚表示,整体不错,有一两个项目让他很有参与的欲望。尤其让他感到欣喜的是女性创作者表现非常踊跃,“有很多女性题材的剧本完成度非常高,而且,她们很年轻,虽然剧本尚不足以马上进行拍摄,但从她们的只言片语中,能明确地感知到她们的创作潜能。”陈思诚认为这也是北影节创投单元的意义所在,发掘新人,给予他们更好的平台。
  
  项目创投终审评委 董润年
  董润年:做监制要帮助和保护青年导演
  导演、编剧董润年曾以《被光抓走的人》《年会不能停!》等作品掀起社会热议的,他的新作是担任青年导演佟佳格执导的《好工作!》,他在这部电影中担任监制。
  董润年与佟佳格导演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上认识的,“对我来说,和青年导演合作,信任是关键。我也是编剧、导演出身,有时会忍不住想,如果是我来拍这个故事,会拍成什么样。但作为监制,我要尊重导演的想法,充分考虑他们的创意。监制和导演,就是要多沟通、多交流。
  董润年表示,不少青年导演比想象中成熟得多,“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大胆释放想象力,毫无顾虑地展现才华,给予他们支持与呵护,让他们尽情绽放光芒。
  
  项目创投终审评委 饶晓志
  饶晓志:项目质量升级,女性题材成新亮点
  创作《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等优秀影片的导演、编剧、监制饶晓志,今年再度出任北影节创投单元评委,上次负责复审,这次则是终审。他感慨道:“感谢初审和复审的同仁们,从海量剧本中披沙拣金,把这么优秀的作品送到了终审环节。
  对比两次担任评委的感受,饶晓志表示,创投项目的质量比上次有所提升,“此外,女性题材数量比我上次当评委时要多很多。”
  第九届北影节项目创投首次推出制作中项目申报,饶晓志扶持并指导了徐磊导演尚未完成后期的影片《平原上的夏洛克》,帮助创投团队逐步实现影片孵化。最终,该电影以侦探题材包裹乡村人情冷暖的别样特色,获得了市场的关注和观众的认可。
  饶晓志希望借助北影节创投这个平台,帮助更多年轻创作者,为新生代电影人的选拔和培养拾阶搭桥、破冰引航,助力项目孵化落地,践行中国电影的传承与延续。
  
  项目创投终审评委 许月珍
  许月珍:做导演和观众之间的桥梁
  许月珍是陈可辛的“黄金搭档”,两人合作过《双城故事》《金枝玉叶》《甜蜜蜜》《如果·爱》《投名状》《十月围城》《中国合伙人》等多部电影佳作,近年来,许月珍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监制身份上,曾监制《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夺冠》等大热影片。
  谈及扶植新人导演的经验许月珍表示,作为监制,她的功能是把现实和导演的想法结合,“有时候有些导演的想法很个人,我就要成为一个桥梁,让导演的想法可以得到观众的共鸣。导演很飞的时候我要很实在,导演很实在的时候我就很飞,帮导演找到平衡,连接到更多观众。”
  
  项目创投终审评委 张子枫
  张子枫:和青年导演一起勇于试错
  张子枫表示,自己一直希望与更多青年导演合作,也一直在积极践行。与青年导演的合作,让她读懂他们的想法,产生共鸣,每次合作都格外投缘。在她眼中,这不仅是创作,更是学习,“我们会更大胆地试错,也是有趣的体验,我很喜欢抓住那些比较流动的情感,或者是比较有趣的视角。”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项目创投工作最动人的意义,在于它搭建了一座跨越代际的桥梁,资深影人在这里与青年创作者相遇,不是以导师和学生的姿态,而是作为共同探索电影前进方向的同行者。创投评委们用专业与耐心浇灌着中国电影的未来,让中国电影始终保持着向前奔跑的姿势,让每一个真诚的故事都有机会被看见。
  
  第十五届北影节项目创投终审评委会见面会 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