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场
项目创投终审路演现场:前辈领航,后来者自有风帆
春风和煦,风中万物生机盎然。4月19日至20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终审路演如期举行,一批怀揣理想的青年电影人,带着心中的故事种子,踏上了这片充满创作热情的沃土。

项目创投终审路演现场
本届北影节北京市场项目创投经过初审、复审会议,最终从507个项目中甄选出19个剧本项目、6个制作中项目、2个体育项目以及3个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推荐项目。北京市场艺术总监张冀,携手本届创投评委会主席陈思诚,评委董润年、饶晓志、许月珍、张子枫共同为新项目助力献策,给出青年电影人许多宝贵的建议。

项目创投终审评委会
项目创投的意义,从不止于评选和竞逐,更在于“被看见”的价值。许多编剧与导演带着从生活中汲取的灵感,怀着讲述故事的热情,将作品呈现在评委与行业同仁面前。他们所期待的,不只是结果,更是一次真正的倾听与理解,一次创作理念的交流与碰撞。可以说,在创投中,“被看见”的鼓励与“被理解”的共鸣,才是最动人的收获。
每一位青年影人走进项目创投现场,带来的不仅是一份剧本,更是一段私密而真诚的表达。创作之行道阻且长,前路漫漫,幸有前辈领航,后来者得以扬帆至梦的彼岸。





项目创投终审路演现场
项目创投终审路演现场中,评委们往往开门见山,在提问环节直击最关切的问题:“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在那一刻,他们似乎并不单纯是为电影节创投甄选出优秀项目,而更多地是关注着项目、主创的前途和命运。
陈思诚导演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与敏锐的商业嗅觉,引导许多项目创作者打开思路、拥抱团队协作,为一个个有吸引力的故事内核找到了与之相匹配的创作路线。同样的,陈思诚导演在面对一个个项目时总会关心地询问对方目前的进度与需求,《娃娃鱼》《向莲花镇出发》《风从海边吹来》《最后一个是铜像》等项目洽谈时,他以一种近乎侠气的直爽向项目制片人承诺为影片后期制作提供帮助。这份实打实的鼓励和资助无疑给几个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但陈思诚本人却谦虚道:“算是为中国的独立电影、独立创作者尽一份绵薄之力。”

陈思诚
但陈思诚的帮助却没有一点儿“前辈架子”,被项目《风从海边吹来》的音乐和样片所打动,他向项目主创提出“置换”——“我帮你做后期,我很喜欢这首音乐,未来我的电影要用的话,你们免费支持我好不好?”这番话背后是对青年电影人的尊重和扶持,这不是简单的赠予,而是以平等的姿态与青年电影人完成的一场“同行互助”。
而编剧、导演黄蔼怡的《宇宙心流指南》,因实验先锋路线还是商业创作路线的问题引发了几位评委的热烈讨论。评审饶晓志鼓励她以话剧形式先行探索:“你可以先来我们剧场排个话剧,通过排话剧形式跟演员合作,你可能找到更多有趣的、新的思路和变化,因为本身你现在这个体裁和体量就可以在一个单一的空间进行,我们下来也可以沟通。”这种打通艺术界线的方法论,也给许多创作者带来了灵感。

饶晓志
评委董润年在项目点评环节,援引经典影片《黑客帝国》的案例:“当年《黑客帝国》说服华纳投资的时候,就是拍了一个很粗糙的效果片,用来告诉人家我想拍这个东西,里面呈现了一些东西,是以前的电影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像是一两个我们从来没见过的转场方式,或者让我看了会有汗毛竖起来的感觉的东西,可能就可以打动投资者。”他鼓励、守护着导演的创新精神,并给出了他们可以尝试的努力方向。

董润年
评委许月珍不仅是诸多知名影片的幕后推动者,也是一位坚定的艺术片支持者。她在与《娃娃鱼》的主创交流时动情地表示:“我特别感动,因为虽然我们创投总说主流、商业价值观,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电影节,怎么也有一个空间给艺术片。尤其是当我们的片越来越商业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电影可能在未来被历史给忘记了,但有些人的片,包括去探索什么叫孤独,什么叫人性的时候,我觉得历史会给他留下一个位置。”她的宏大电影史观阐明了电影节对艺术片的包容程度,也激励了一批坚守自我的创作者。

许月珍
作为评委中年龄最小、艺龄却颇长的张子枫,有时对一个项目的喜爱则来自于与创作者的“通感”。在被《咏娥》故事打动后,她坦言道:“我觉得里面的情感内核是我挺喜欢的,而且我确实看到了你想表达的一些东西。她可能不只是妻子、女儿、妈妈,她更是她自己,包括我很喜欢妈妈在最后的那些表演,是很流动、很柔软的,但又像母亲一样很坚硬的。”她以一个演员的直觉,敏锐捕捉到了样片中的情绪流动,这番鼓励也为导演平添了一份信心。

张子枫
本届“天坛奖”主竞赛评委会主席姜文虽未到现场,但通过VCR特意为项目《娃娃鱼》送上祝福。他希望评委们多关注这部充满个人表达、却又难以被定义的作品,因为这个世界总该有一块地方,能容得下一条不擅社交却认真游弋的鱼,也容得下那些看似孤独却始终炽热的梦想。
创投舞台从不是一场简单的选拔赛,而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同行。评委与青年创作者在这里相遇,目的不是筛选谁更“好”,而是在一次次真实的交流中,帮助每一颗故事的种子找到生根的方向。能够进入项目创投终审路演的项目,无疑都具备了亮眼的潜力。多位评委尤其强调剧本的完整性——这是作品扎根成长的基础。但好剧本的魅力,不止于结构完整,更在于它能否触动人心。只有在打磨结构的同时注入真情实感,故事才会真正鲜活。

张冀
那些备受期待的项目,往往也迎来了最犀利、最有价值的反馈。从剧作到选角,每一处细节都被老师们认真推敲。他们不仅看重作品当下的完成度,更关心它未来的可能性。愿每一个故事都能在最合适的轨道上前行,把创作者的梦想,一步步变成光影的现实。
愿每一位真诚表达过、倾尽所能的人,都在创投这条路上,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