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撬动“地球”的支点!永不落幕的北影节系列活动之青年导演分享会成功举办

许多青年电影人都有着这样一个问题:剧本自完成到成长为一部电影,需要分几步?
传统的回答是,一部电影需要经历“策划-前期-拍摄-后期-宣发”阶段。
青年影人还是不解。何为前期?如何拍摄?怎么后期?种种困惑总找不到一个答案,一个良师,一个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北京国际电影节试图给青年影人找到一个具体的支点,为电影制作的每一步都搭建一个结实的步梯,为处于不同阶段的青年影人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7月14日,在华语编剧新力量交流分享会结束两周后,永不落幕的北影节系列活动之BJIFF学堂-青年导演分享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请往届制作中项目导演刘鹏、高千紫来到现场,为各位青年影人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阐述项目从剧本到大荧幕的制作历程,传授处于剧本阶段的各位青年影人亲身拍片经验。

BJIFF学堂-青年导演分享会活动现场
刘鹏导演的《冒牌大哥》曾入围第十一届北影节项目创投,并带着这部电影来到了第十三届北影节项目创投制作中项目与市场放映单元。在分享会上,刘鹏认为勇敢迈出拍电影的第一步是很有必要的,“启动第一个项目的意义在于,它让第二个项目的启动变得容易了一些”。他还向我们讲述,在参加北影节创投之前,他认为自己的剧本只是一个故事,一个数据,“是创投让一个数据变成了剧本”,这些成了他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的契机。同时,表演专业的学习经历让他更倾向于与演员一同进行剧本围读和生活体验,而对于新导演普遍存在的“控制不了演员”的苦恼,刘鹏则认为只要导演对角色思考的足够透彻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刘鹏导演
高千紫则首先生动讲述了她拍摄中遇到的有趣故事,并且真诚地向台下的青年影人给予了一个忠告:一定要留好前期的时间,不要匆忙地开始拍摄,因为这样各部门之间没有足够时间来相互支持。高千紫还强调,一部电影一定要找到一场“灵魂戏”,“这样故事就成功了一半”。“我感觉我第一次拥抱了自己的人物”,她向我们分享了当她终于找到这场戏时的感受,“我知道了通过这个人物向社会和世界表达什么。”另外对于实地拍摄过程中的剧本修改,她则给予了积极的态度:“导演要张弛有度,分清轻重,要允许这样的改变发生”。

高千紫导演
正如高千紫向我们介绍《洄声》的故事内容时所提到的一个关键词:陪伴。北京国际电影节希望能够陪伴青年电影人的成长之路,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未来,北京国际电影节将继续举办永不落幕的北影节系列活动,持续关注青年影人的动向,助力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
感谢首创郎园Station良阅城市书房为本次活动提供的场地与技术支持,细嗅书韵飘香,仰望光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