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无界∞沉浸单元”第二批作品公布
  在电影发展的130年中,朝夕迭代的技术与朝夕相伴的光影互为照亮:从无声到有声,从胶片到数码,从古典的叙事技法到多维的虚拟现实,影像的疆域正在不断扩延。电影正跨越银幕,迈向更广阔的沉浸境域,在实体或虚拟的大小视界中,丰富着“电影的星系”。本届单元分为“无界影院”和“沉浸空间·无界影像”两大板块,其中“沉浸空间·无界影像”包含16部艺术家作品和17部“致敬中国电影120周年:高校主题创作”,以下是艺术家作品及精彩看点,高校作品敬请期待。
  一、星云漫游
  从《戏》的影像装置出发,激发观众观看的记忆,展开电影到虚拟现实电影到数据电影的无限想象。观众将“登陆”《幻数方舟》,漫游影史星图,在VR大空间中穿梭时空,体验《唐宫夜宴》和《三体:四维空间》的虚境漫步。同样带来互动体验的《人工智能无限电影》和《90分钟的宇宙观》,则勾勒数智时代对未来数据电影的想象。
  二、超弦叙事
  环幕与三折幕带来两种屏幕介质的视觉沉浸,在不同的媒介中探索未来叙事。《幻维》《挚爱唯一》《东方神韵》展现生成式影像的奇幻魅力,在音乐律动中探访古典韵味。《白露》和《三缺一》均是三折幕的特殊版本,动画影像被重新演绎。
  三、奇点考古
  由《图恩格尔》打开未来考古的视角,反思技术与时代间的关系。《神鸟》在历史神话与“元宇宙”的游戏中穿越历史与未来时空。《非未来》与《第二次降临》追问文明迭代与人性归宿。在宇宙的奇点,文明的跃升与坠落在不断轮回,启迪我们在未来与历史的交叠中不断考古现在。
  在数智时代,电影正扩散成无数星云,迎来全技术形态。“无界”的概念贯穿沉浸空间的节目编排,预示着电影正在向“元媒介”无限靠近。结合技术与艺术的跨媒介发展,“无界影像”涵盖AR、MR、VR大空间,与环幕、三折幕、交互装置等技术形态,打造电影的星系、共创沉浸空间。
  现在,让我们一同迈向属于未来电影的沉浸时空。
  “沉浸空间·无界影像”部分作品及看点:
  【影像交互装置】
  戏
  Play
  黄渤|中国|2021|时长可变|综合媒介(透明材料、贴金木雕残片、数字影像投影)
  装置作品以透明材料为时空容器,封存着来自明清时期的戏曲木雕残片。作品以现代的透明介质重构传统工艺的碎片,让风化的木质肌理,斑驳的金漆与透明材料的冷冽光泽形成跨时空对话。被凝固的戏曲场景在光学折射中产生虚实重影,断裂的故事在透明立方体内部延续生长,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核借由当代语汇获得新生。在材料对抗与融合中,完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文化转译。
  看点:作品以戏入影,雕刻时光,带领观众开启无界影像的观看序幕。用木雕本身的时间刻度和光影投射的空间维度,激发观众对于观看的记忆。
  
  人工智能无限电影(AI-IF)项目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inite Film Project
  徐冰|中国|2020|无限时长|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科学家合作开发的实时电影生成系统
  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科学家合作开发的一个没有电影人(如导演、编剧、摄影师或演员等)参与的实时电影生成系统。这次展出了不间断生成的版本,以及观众可实时交互的版本。此项目试图追求自然人创造不出来,又是自然人观影需要的传统电影里没有的成分。AI站在冷静的立场提示人类整体生活观念的“内部结构”。这是对未来电影一种可能性的试验。
  看点:在这部由AI不间断生成的电影中,观众通过交互界面输入偏好情节,人工智能即时调整故事走向,探索AI时代实时演算电影的可能路径。
  
  情绪剧场·山水心境
  Theatre of Emotions • Landscapes of the mind
  费俊 刘正奎|中国|2024|时长可变|互动影像装置
  *本作品特别版由国家大剧院委托创作
  《情绪剧场》是艺术家费俊与心理学家刘正奎合作的系列艺术实验项目之一,这个跨学科项目研究以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方式来介入心理疗愈。作品在视觉上融合了中国水墨山水的意境,声音上结合了中科院心理所提供的疗愈性自然声音样本。该作品通过人工智能和情感计算技术,呈现观众的情绪,还会针对不同的情绪生成具有疗愈性的音画剧场体验,为体验者形成从情绪的认知、转化到接纳的积极心理效应。
  看点:是艺术家与心理学家的跨界尝试,通过人工智能和情感计算技术,将观众情绪可视化,探索以受众为主体的影像情感表达与疗愈,本次展出的山水心境版本独具水墨山水的禅意与意境。
  
  90分钟的宇宙观
  90 Minutes Cosmology
  张文超|中国|2024|90分钟循环|沉浸式互动装置
  这是一件由卫星在轨飞行数据驱动的“太空-地表”协同交互影像装置。它以“SCA-1号”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周90分钟的“星下点轨迹”为依据,结合轨迹途经地表区域里人类对太空想象的文本和图像数据集,开发的一部汇集全人类宇宙观的数据电影。观众可通过控制器进入同步交互体验。该作品参加了《徐冰艺术卫星创作驻留项目》。
  看点:作品以“卫星”视角呈现人类对宇宙的丰富想象,并借助影像互动构建地表与太空的同步旅行,拓展了“数据电影”在行星维度的叙事探索。
  
  图恩格尔
  Tuengel
  王之纲|中国|2024|18分15秒|影像装置
  《图恩格尔》是王之纲创作的大型沉浸式装置作品,首次亮相于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作品以未来考古的视角,融合电子废弃物、装置与AIGC影像,构建了一个电子荒原的叙事场域。数百台报废PC主机、刀片服务器、光纤和网线被堆叠、编织成电子丛林与巨网,结合AI生成的影像,展现了原始信仰与智能科技交织的未来图景。作品探讨了人类、动物与智能机器的共生关系,反思技术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矛盾,引发观众对后人工智能时代世界观的深层思考。
  看点:以未来考古的视角,融合电子废弃物、装置与AIGC影像,构建原始信仰与智能科技交织的电子荒原,勾勒AI时代的视觉奇观。
  
  【MR】
  幻数方舟
  The Ark of Phantom Numbers
  卢思屹|中国|2025|时长可变|MR
  《幻数方舟》是一座悬浮于虚实边界的未来装置,它不仅是MR艺术的实体呈现,更是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想象力深度融合的探索。它并非静止的艺术容器,而是一艘以人类创造力为燃料、在数据宇宙中永续航行的文明勘探舰。方舟的表面悬浮着无数由AI生成的艺术影像,它们在光与影的交错间缓缓流动,既是当下的记录,也是通向未来的窗口。
  看点:作品运用MR技术,展现一座虚实边界的艺术装置,回到电影史,通过多维空间构建和多感官交互,体验电影“飞”出银幕。
  
  【环幕】
  东方神韵
  Eastern Epiphany
  7ENSATION柒感|中国|2025|3分21秒|环幕
  汝窑冰裂纹在十一维空间绽放量子莲华,青铜饕餮吞噬礼法数据洪流,墨核坍缩处《兰亭序》重构文明基因。紫砂壶喷涌反物质茶汤,星云茶渣重组时空染色体。银针刺穿暗物质经络,艾烟凝成《黄帝内经》星图。河图洛书湮灭时,水墨创世之光正编织双螺旋的东方诗篇。
  看点: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影像的丝滑转场,在环幕空间下东方美学作用在电光幻影间,艳丽撞色中仿佛置身赛博东方宇宙。
  
  非未来
  Non Future
  叶佑天|中国|2022|7分38秒|环幕
  这部融合纸上手绘、数字绘制与3D建模的艺术影像,生动展现了科技与人性交织的未来图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与穿梭往来的飞行器彰显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而细腻的手绘笔触则流露出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迷茫与挣扎。影片描绘了人类如秋叶般离乡背井、涌入都市的景象,他们在真实与虚幻交织的奇妙体验中寻找归属。科技奇观之下,作品引发思考:人类不应沦为发展附庸,而需坚守本真、探寻生活真谛,方能在喧嚣中锚定自我价值与存在意义。
  看点:“科技未来”在“诗意动画”的晕染下迸发哲学诘问:当数字霓虹漫过手绘画卷,人类究竟是在进化链上攀升,还是在为灵魂拓印数字化墓志铭?
  
  幻维
  Multidimensional Illusion
  周戭 王跖|中国|2024|4分15秒|环幕
  该作品以身体为媒介,由人工智能驱动生成影像,由法兰克福头盔乐队创作的实验音乐,同时将实验音乐进行可视化创作,通过LED屏虚拟拍摄和AI技术,演员身体动作被捕捉并嵌入到多样的虚拟场景中并转化为一种超越物理空间限制的表达,揭示了在高度数字化现代环境中,身体不仅是物理存在的表征,也被视为一种复杂的信息系统,能够在不同的维度和语境中被解读和重构。
  看点:通过LED屏虚拟拍摄和AIGC技术,将演员身体的律动转换为数据与图像的共振,在实验音乐的节奏中,数据与图像在不断地计算和变换中幻化出独特的视听体验。
  
  神鸟
  Divine Bird
  张小涛|中国|2023|12分16秒|环幕
  今天我们身处于浩瀚信息裂变的数字化时代,每个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个人在数字时代渺小如尘埃,“元宇宙”与 NFT 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与多重时空的相遇,而“天、地、人”三界就是古人的生死、信仰、成仙的多重世界。我试图用张无量《未来》册页中虚构的神兽和符号来与马王堆帛画中的神鸟、龙、蛇、马、兔等神话符号来进行深度的对话,对伟大的汉代文明表达一种敬意,是一种对历史的回响!量量狗在一个虚拟的历史时空中漫游与穿越,这个过程就是游戏通关一样,就像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每一关都是我们不得不渡过的漫漫人生苦旅,以至于无法分辨虚拟与真实、历史和梦魇、当下还是未来。
  看点:以游戏化的叙事模式,带领观众在不断地闯关与前进中漫游人类文明史,融合儿童画、文物图像、三维模型与电子游戏等视觉元素,与神鸟一同穿越汉代与未来的生命时空。
  
  挚爱唯一
  The One and Only
  安德烈·扎基尔兹亚诺夫(Andrey Zakirzyanov)|捷克共和国|2024|10分|环幕
  以动画方式将文森特·梵高的绘画作品立体化、动态化的探索,获得世界各地知名策展人及艺术观众的高度关注。艺术家将梵高的经典二维绘画作品创造成为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影像,并带领观众穿梭其中。在三维与二维的视觉转换中,梵高绘画的笔触、色彩随着空间和影像运动生动起来,栩栩展开奇妙的绘画世界。
  看点:将平面绘画扩容成为沉浸空间,带领观众浸入二维与三维混合的世界,融合绘画和影像的边界。
  
  【三折幕】
  白露
  The Six
  陈莲华 安旭|中国|2025|5分钟|三折幕
  男人、女人和仙鹤,还有六个重复的场景。一种循环动画的美学尝试。
  看点:中国传统“节气”动画的三折幕演绎,是《白露》(2019)的三折幕版本,循环动画的形式在周而复始中有一种时间“轮回”的体验。
  
  第二次降临
  The Second Coming
  刘广隶 武慧敏|中国/法国|2025|4分33秒|三折幕
  “从天空坠落的火光”串联了远古神话中的陨落和现代文明科技实验的失败,文明的跃升与坠落仿佛不断在轮回。当太阳的碎片化作星火,飞行器的解体重塑天空,人类的每一次仰望,是对传说的复述,还是在试图书写新的可能?视频以坠落中的太阳神视角进行叙述,文本改编自叶芝的名篇《第二次降临》。拾得素材来自SpaceX星舰坠落的视频。
  看点:以诗人叶芝的名篇《第二次降临》为文本,以马斯克SpaceX坠落影像为拾得素材,AI生成熊熊火焰,在三折幕空间中感受火光沉浸,是关于“失败”的一次浪漫想象。
  
  三缺一
  Missing One Player
  雷磊|中国|2025|4分20秒|三折幕
  打麻将时三缺一的情况非常糟糕,伙伴们在麻将桌上的等待是别无选择的,三个人流着眼泪。默默承受着忧伤。但是他们相信,麻将发烧友即将到来,他们抬头看了看天空,等待奇迹的发生。
  看点:利用三折幕空间重新编织了一段太空想象,是《三缺一》(2015)的特殊版本,在原文本下构成一部独具风格的幽默科幻。
  
  《唐宫夜宴》特别体验
  Palace Banquet in Tang Dynasty Special Experience
  大象元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2024|15分|VR大空间
  观众化身文物修复实习生,与唐小妹共赴盛唐之旅。从国宝厅听唐馆长讲解文物,到穿越之门步入隋唐洛阳城,邂逅李白。再随唐小妹乘船赴宴,体验唐都夜景。最终回到展厅,唐馆长诉说文物心声,呼吁守护文化遗产。
  看点:《唐宫夜宴》为我国首个虚拟现实电影,获得【电审虚字[2025]】第001号公映许可证。观众佩戴轻便VR头显眼镜,化身故事主角,穿越回大唐盛世。
  
  《三体·四维空间 科幻体验中心》特别体验
  Three-Body: Four-Dimensional Space Sci-Fi Experience Center
  三体宇宙|中国|2025|15分|VR大空间
  《三体·四维空间 科幻体验中心》由三体IP全球独家版权方三体宇宙全流程开发、制作和运营,采用“镜内+镜外”双维体验模式,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科幻沉浸之旅。在镜内体验区运用国内最先进的VR技术和设备,还原原著经典场景,与经典角色互动,感受惊心动魄和无尽奥秘;在镜外体验区,打造实景打卡点和主题衍生品专区,通过丰富的周边体验将科幻体验延伸至日常生活。
  看点:基于刘慈欣《三体》三部曲改编的VR大空间项目。观众可以代入汪淼博士的视角,探索由外星文明开发的“三体游戏”体验,感受影视级视觉效果体验,360度全景技术沉浸感,和从科幻文本到多维的感官升级。
  
  
  本单元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元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