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一剂来自产业的强心针,“BE SEEN光幕计划”产业导师叶宁的“产业第一课”
  从片场的角落到银幕的中心,一名演员的课题不止于如何在镜头前光芒四射,在无数个日夜对于演技的打磨当中,在漫长的时光里充满不确定性的等待当中,在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下,演员作为角色想要“被看见”,走向产业是关键的一环。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BE SEEN光幕计划”集训营期间的最后一堂“大师课”,30位入选的实力青年演员迎来资深制片人、产业导师叶宁。在一场直击行业痛点的对话当中,叶宁用不同于创作框架的制片人视角,为所有青年演员注入一剂强心针。
  叶宁简介:电影出品人、监制、制片人、爱奇艺高级副总裁,代表作品有《八佰》《寻⻰诀》《唐探1》《芳华》《前任3》《夏洛特烦恼》等。
  剧本 or 人物
  叶宁作为操刀过《八佰》《唐人街探案》这类大型项目的资深制片人,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剧本,而他对于市场的精准预判,正是来自于他对于剧本的深刻理解。“故事就是一切,我的第一性原则就是故事,这是电影产业的底层逻辑。”
  而对于演员群体来说,除了对于剧本的深入理解和精准判断,还需要把握的第一原则在于人物。叶宁以《哪吒》为例,指出《哪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人物的成功。而“演员很重要的机会就在于,观众越来越关注人物了。”演员要做到的就是让观众相信一个角色,“这既不是外界的要求也不是电影预算的要求,而是一个好演员对自己的要求。”
  

 

  

  

 

  

  

 

 

  艺术 or 大众艺术
  结合《里斯本丸的沉没》,青年演员徐汇强提问道:“这种类型的电影还会再出现吗?这样的电影是否有市场?”而叶宁给出的回答,既是对于当下电影工业的一个概括,也是对于演员在表演道路上往纵深行走之前的一个告诫:“电影行业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承载艺术使命的道路,一条是让大众看见的道路,每一条路都可以做到极致,出发之前应该想清楚走哪一条路。”
  
  
  
  机遇 or 困境
  回顾电影走进市场经济之前,制片厂时代的创作似乎显得更加纯粹,青年演员丁宇佳抛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也得到了在场其他青年演员的共鸣:“面对当下影视行业的江湖,新人反而更加迷茫,科班出身的演员要如何抉择,我们如果以微短剧的方式被看见了,还有机会回到大银幕上吗?”
  叶宁从时代的角度慰藉演员朋友们:“现在的江湖,不能代表未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遇和困境,混乱中饱含着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演员是职业选择,成为名角是命运。当命运还没来敲门的时候,做好你自己,热爱生活,热爱行业,同时找到你的伙伴,储备你的能量。”
  
  “BE SEEN光幕计划”的发起,希望汇聚行业的力量,为拥有梦想的青年演员提供有效、可行的表演路径。更期待借助这个平台,拉拢影视创作链条各个环节,让等待的过程不再孤独,让对话更加高效地导向银幕的下一个经典。
  展演剧场的灯光即将被点亮,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在混沌中坚守初心的演员,正用专业与热爱浇筑自己的光。
  
  叶宁“产业第一课”现场回顾
  本届“BE SEEN光幕计划·全球竞演”将于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在朝阳区郎园Vintage·虞社演艺空间举行,4月19日为公众场展演,4月20日为产业场展演。公众场展演活动将在官方售票平台猫眼进行售票。所有的票务收益,将全部捐赠中国电影基金会,用于发展“BE SEEN光幕计划”。
  首届光幕计划采用影视作品改编戏剧的形式,共设《看不见的客人》《错位》《保密局的枪声》《何必呢,何毕》四部剧目展演。欢迎持续关注官方消息推送,观众购票通道即将开启!
附件下载